以下是關于圓柱鈦靶材的全面解析,結合其技術特性、應用場景及與其他靶材的對比:
1、圓柱鈦靶材的定義
圓柱鈦靶材是一種實心圓柱形鈦金屬濺射靶材,外徑范圍通常為Φ50-300 mm,高度100-600 mm,主要用于固定陰極磁控濺射或旋轉濺射系統,適用于小面積高精度鍍膜(如半導體晶圓、光學鏡片等),其材料利用率約50-70%(介于平面靶與管靶之間)。
2、性能特點
特性 | 技術指標/描述 | 核心優勢 |
純度 | ≥99.9%(3N級),高純級≥99.999%(5N) | 減少膜層雜質(如Fe引起的電子遷移) |
密度 | ≥4.5 g/cm3(理論密度4.506 g/cm3) | 高濺射速率(0.5-0.8 μm/min @ 5 kW) |
晶粒均勻性 | 晶粒尺寸≤30 μm(HIP工藝可達≤15 μm) | 膜厚均勻性CV≤5%(優于平面靶的±8%) |
機械強度 | 抗壓強度≥500 MPa(軸向加載) | 耐受高功率濺射的機械應力 |
熱導率 | 21.9 W/(m·K)(20℃) | 高效散熱(功率密度≤20 W/cm2) |
3、常用材質牌號
標準體系 | 牌號 | 純度 | 典型應用場景 |
ASTM B348 | Grade 1 | 99.9% | 半導體金屬化層(Al/Ti疊層) |
GB/T 3620.1 | TA1 | 99.9% | 精密光學反射鏡(激光陀螺儀) |
JIS H 4650 | TP270 | 99.95% | 存儲芯片阻擋層(Ta/Ti) |
高純級 | Ti-6N | 99.9999% | 量子計算超導薄膜 |
4、執行標準
標準類型 | 標準編號 | 關鍵要求 |
國際標準 | ASTM F2884 | 晶粒度≤ASTM 7級(晶粒尺寸≤32 μm) |
中國標準 | GB/T 38976-2020 | 雜質總量≤0.005%(C≤50 ppm、O≤200 ppm) |
行業規范 | SEMI F47-0708 | 電阻率≤50 μΩ·cm(晶圓級要求) |
5、應用領域
領域 | 具體應用 | 性能要求 |
半導體 | 90 nm以下節點阻擋層(Ti/TiN) | 臺階覆蓋率≥95%(0.1 μm溝槽) |
光學器件 | 極紫外(EUV)反射鏡多層膜 | 表面粗糙度≤0.2 nm(RMS) |
工具涂層 | 刀具TiAlN超硬涂層 | 硬度≥3000 HV,耐溫≥800℃ |
新能源 | 固態電池集流體鍍層 | 界面電阻≤0.1 Ω·cm2 |
6、與其他靶材的區別
參數 | 圓柱鈦靶材 | 鈦板靶 | 鈦管靶 | 鎳靶塊 |
形狀 | 實心圓柱(Φ50-300 mm) | 平面矩形/圓形 | 空心圓柱(Φ50-500 mm) | 立方體/實心圓柱 |
濺射方式 | 固定/旋轉陰極 | 固定陰極 | 旋轉陰極 | 磁控掃描濺射 |
材料利用率 | 50-70% | 40-60% | 80-90% | 50-65% |
典型應用 | 晶圓金屬化、超硬涂層 | 小面積裝飾鍍膜 | 卷繞式連續鍍膜 | 磁性存儲薄膜 |
成本效率 | 中(加工復雜度中等) | 低 | 高 | 低 |
7、選購方法
參數匹配:
尺寸:直徑公差需與磁控腔體匹配(±0.1 mm),高度按濺射功率設計(每kW功率對應靶材高度≥50 mm)。
純度:半導體級需5N以上純度(如Ti-5N),并提供GDMS報告(Cu≤1 ppm、Cr≤5 ppm)。
質量驗證:
金相檢測:晶粒度≤ASTM 7級(晶粒尺寸≤32 μm)。
XRD分析:擇優取向(002)面占比≥70%,提升膜層致密性。
供應商篩選:
優先選擇具備 真空自耗電弧爐(VAR)+熱等靜壓(HIP) 工藝的廠家,確保低孔隙率(≤0.1%)。
核查 ISO 17025 實驗室認證,確保檢測數據可靠性。
8、注意事項
安裝與維護:
同心度校準:旋轉濺射時徑向跳動≤0.03 mm,防止膜厚波動(偏差>±5%)。
冷卻設計:采用雙通道水冷系統(流量≥15 L/min),靶材表面溫升≤50℃。
工藝控制:
使用 直流脈沖電源 時,頻率建議20-100 kHz,減少電弧放電(<5次/小時)。
安全規范:
粉塵防控:加工區配置濕式除塵系統(粉塵濃度<30 g/m3),符合OSHA標準。
廢料處理:報廢靶材按重金屬廢料處理,禁止直接填埋(參照EPA 40 CFR 261)。
圓柱鈦靶材憑借其高致密性與工藝適應性,在半導體(如5 nm節點TiN阻擋層)和超精密光學領域不可替代。相較于鈦管靶,其材料利用率低約20%,但更適合小尺寸高精度鍍膜(如Φ200 mm晶圓);對比鎳靶塊,鈦靶的耐高溫性(熔點高213℃)和膜層硬度(TiN硬度達2000 HV)優勢顯著。在高端應用中,需選擇HIP工藝制備的納米晶靶材(晶?!?5 μm),并配合離子注入輔助沉積,可將膜層缺陷密度降至≤102/cm2,滿足航空航天級器件的可靠性要求。